★ 精彩可期,不容錯過!! 05/24國際環境講座:「市民就是能源!韓國的反核與能源轉型之路」★
★ 請注意!講座時間更動,提前半小時開始。
因主講人離台班機時間提前,活動將由原先的二點至五點,改至一點半至四點,麻煩有報名的朋友們注意~
5/24國際環境講座「市民就是能源!韓國的反核與能源轉型之路」
►報名連結:https://gcaa.neticrm.tw/civicrm/event/info?id=46&reset=1
談起近年台灣政商界最愛比較的亞洲國家-南韓,馬總統前年在媒體時受訪時的一句「不要核電,如何與韓競爭?」道盡了官方將核電等同於國力、藉著核電發展躋身國際舞台的宣傳手法與企圖,也的確某程度反映了南韓現況。
在能源政策上,南韓也和台灣同樣採用低廉電價,且在能源政策上向來固守大型、集中式發電的傳統,以服務作為經濟命脈的大型工業財閥,滿足對於經濟成長率的追求。目前已有23個核電機組、以核能供應全國1/3用電量的南韓,甚至預計在未來15年內新增至40個核電機組,並繼續輸出核能技術至中東國家。
中央政府長期以來對核電發展野心勃勃,更亟欲於福島核災後搶占日本在國際核工鏈的位置、誓言成為「核電大國」。
然而,在九零年代與民主、反戰等議題密切扣連的南韓反核運動,也與台灣的情境類似,即便曾經歷了長達十年低潮,在福島核災的衝擊下,又再度開始捲動南韓在各個領域位置的社會力,包括市民組織、核電所在地的草根社區、或如本次應邀來台主講人所屬的綠黨;而首爾市甚至以響亮的「省下一座核電廠」作為政策口號,在能源轉型的工作上大步躍進。
這中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政治與社會脈絡,又牽動了哪些在官方和公民社會間的角力與分合?南韓如何在根深蒂固的經濟成長迷思與核工集團的雄心之下,從地方政府與民間組織的角色,一步步重新把能源放回到以人為本的價值裡,進行政策治理與日常文化上的實踐與翻轉?
不論是「人人應負起用電的責任」的倫理自省或「人民就是能源」的政策號召,韓國的經驗都值得正處在與核電分叉路口的我們,更多的關照與反省。
►主講人:李侑珍(Yujin Lee)目前擔任韓國綠黨現任共同召集人,也是韓國反核運動的核心組織工作者,同時,因專長於能源與環境規劃,現在也是首爾市「減少一座核電廠計劃」執行委員會的核心規劃與協調者。
►與談人:劉華真,臺大社會系副教授,長期深入研究韓國社會運動與環境運動。
►時間:5月24日(日)下午1點半至4點
►地點:台北教師會館一樓120室(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15號一樓,近捷運中正紀念堂站)
名額有限,免費入場,報名者優先進場。
►報名連結:https://gcaa.neticrm.tw/civicrm/event/info?id=46&reset=1
======== ♡♡♡ ========
☞ 更多的相關內容請至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臉書粉絲頁。(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omlovestaiwan ) 以及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官網 ( http://momlovestaiwan.tw/content/masterpage/Index.aspx )謝謝!! ♡